2019年,中國原木市場經歷了驚天大跌行情,“爆雷”事件頻發。
根據中國木材價格指數網監測數據顯示,2019年中國原木市場年交易額同比下滑7.41%,成交量萎縮8.26%,年指數最終收官于1077.37點,同比下跌27.69點,跌幅2.51%。其中廣東魚珠市場年指數報收1069.44點,同下跌37.76點,跌幅3.41%,全年交易額同比下滑4.7%,交易量萎縮1.6%;四川大西南年指數報968.2點,同比下跌17.43點,跌幅1.77%,全年交易額同比下滑47.29%,交易量萎縮46.29%;上海福人年指數報1163.35點,同比下跌17.76點,跌幅1.5%,全年交易額同比下滑6.5%,交易量萎縮5.35%。
從市場監測數據來看,拖累大盤走勢固然有成交量的問題,但更多價跌影響。其中廣東魚珠市場進口原木最為慘烈。根據中國木材價格指數網監測數據顯示,2019年廣東魚珠市場進口原木代表9個材種中,除甘拔、菠蘿格、山樟之外,其余材種年成交均價均有不同程度下滑,其中南美鐵木豆、非洲紫檀、依奇價格下跌無疑是最令人吃驚,年成交均價同比出現7.45%、10.95%、7.94%下滑,12月收市價為2380元/立方米、2900元/立方米、2600元/立方米。
市場分析人士認為,2019年進口原木市場一反常態的出現大面積價跌縮量行情,雖然與中美貿易摩擦升級、人民幣匯率貶值、樓市低迷等宏觀負面因素持續影響著有關,但更多的是對后市悲觀預期悲觀。在眾多“不確定”的情況下,上下游市場參與者普遍選擇謹慎保守的操作方式,市場價縮量跌也在情理之中。
不過需要指出的是,2019年四川大西南原木交易量出現45%左右下滑,這一成交量下滑雖然與市場需求下滑有關,但更多是當地商家經營規格的調整所致。據了解,2019年四川大西南樟子松、白松整體需求量正處于不斷上升狀態,但增量的主要是鋸材規格,而非原木。并且考慮到加工成本問題,很多經營商家都轉做鋸材了,原木數量不斷減少。由此就出現了四川大西南原木大幅縮量的行情。